跳至主要内容

职业考生

当写简历或是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一般都会提及自己擅长的事情。那些常见的说辞,比如说什么擅于交流之类的,实在过于表面,还有自我吹捧的嫌疑;说什么吹拉弹唱之类的,也不过是些私下里自娱自乐的爱好,没必要放在台面上来。要我诚恳地说出一件自认擅长,并且有实打实证据的事,那就是考试。我做了近二十年的学生,更确切地说,是做了二十年的考生。审视我之前的人生,会发现我大部分的正经心思都耗在考试上了。经历了无数的大小考,不含糊地说,我对于考试是经验丰富的高手。尤其是从初中到高中这六年,我付出的心血之多,足以称自己为职业考生了。
考试这件事,原本是用来考验水平的。考验一项具体的技术,通常可以搞得清清楚楚。比方说学炒菜,学得好不好只要炒盘菜试试就行了。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学习的内容五花八门,考生的数量庞大,考虑到效率和成本,不可能全靠实践来考验。无论是升学、入职还是各类证书,最普遍的考试方式就是笔试。只要准备好试卷,安排好时间地点,就能统一高效地测试一批考生,没有比这更方便的了。中国高考人数几度逾越千万,除了笔试别无他法。在笔试中,无论需要考验的究竟是什么,最后全都转变为一道道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在这个过程中,考试的本质也就悄悄地产生了变化。
我是理工科的学生,中考、高考的科目、形式基本相同,都要考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高考比中考多了一门生物。乍一看,考试就是检验这几门科目的学习水平,其实则不然。下面逐一分析。
首先是数学。究竟什么是数学能力,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我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很确定,想要在中高考数学考试中得高分,只要记忆与计算能力强就足够了,而且这两项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的。数学考试需要记忆能力,因为考试中最基本、比重最大的题目都是检验是否记得课本中的内容,比如各类公式、性质、例题。只要把这些都背下来,即便头脑一塌糊涂,也能混个及格分数。计算能力不用多说了,数学题自然是要计算的。国内的数学考试把计算能力强调到极致,题量大而且步骤复杂。比起聪明才智,更考验计算的精准与熟练,力求让考生变成人形计算器。国人总将心算能力引以为傲,喜欢嘲笑外国人不会算数,恐怕根源就在这里。
比起实打实的数学题,语文题就有些虚无缥缈了。我上了十多年的语文课,除了识字和一些古文常识以外,几乎没能从中学到任何东西。语文课的内容基本就是读一些课文,然后教条式地分析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课上的内容与考试没什么关系,不去听课也无所谓。语文考试实际上考查三种能力,记忆、写学生作文和揣测出题人的心理。记忆就是记住汉字正确的读音书写(因为各地方言问题,发音一字不差比想象中困难的多)、熟知成语、背诵古诗文等等,这只占了语文考试的一小部分。占比重最大的分别是作文和阅读理解。学生作文,尤其是这种考场上写出来的作文,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唯一的用处就是用来考试。除了少数剑走偏锋的勇敢考生,绝大多数考生写出来的作文都是议论文。开头一段说明自己的论点;之后分成几个分论点分别阐述,每段还要举一个名人事迹作例子;结尾重述论点,总结全文。写一篇作文的时间大概要限定在半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有写不完的风险。因为大型考试试卷量大,阅卷教师不可能仔细阅读,只是大略浏览一下,给一篇作文打分平均只要一分钟。实际来讲,对作文分数影响最大的恐怕是书法水平,所以语文老师总是督促勤练字帖。阅读理解就更加玄妙了,几乎是一种心理游戏,目标在于揣测出题人的心理,到底想让人说什么。比如说一篇散文中描写了某处景色,题目问这段描写意义何在,出题人等待的「正确」答案可能是借景生情,可能是前后呼应,可能是升华主题,诸如此类。这种题目本应是开放式的,却限定了唯一答案,猜错了出题人的意图就会答错。有些原文作者心血来潮去答题,发现根本答不对,让人啼笑皆非。
英语考试相对比较单纯,就是检验英语水平,不过也很走极端。我在初中、高中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只注重读写,更确切地说是只注重语法与词汇,英语考试真正测试的也就是这两项。只要牢记各种词组搭配、动词变位,认得试卷上的单词,就能考高分,说不出、听不懂英语也没关系。在国内,即便是学了十多年英语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也都无法用英语交流。
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可以放在一起来讲。考试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记忆科学常识和数学应用题。化学考试的一类经典题目就是往某某溶剂里加入某物质,再加入某液体,结果一会儿变颜色,一会儿变浑浊,问这些都是什么化学物质。化学就这样变成了一系列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生物考试就更加死板了,比如简答有丝分裂过程,纯粹是背课文,以至于我和当时的同学一致认为生物应该算作文科才对。物理考试同样要牢记各种定律、现象,但比重更大的是数学应用题。比方说两个球形物体相互碰撞,电子在电场磁场里飞来飞去,然后问速度、加速度、位置等等,简而言之就是把物理定律作为隐含条件的计算题。
经过分析之后会发现,无论什么科目,想要通过考试说穿了就是记忆加上计算,有时再配合一些特殊的套路,至于科目本身学得怎么样并不重要。如果不重视考试的套路,往往力倍功半。比如说刻苦钻研文学,做生化实验,这些固然有益于专业技能,对考试却没什么帮助。作为一名职业考生,基本素养就是看穿了考试的本质,一切努力都为考高分服务。
没错,这种应试态度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我自称职业考生而不是职业学生,正因为目标是「考」而不是「学」。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可谓是求仁得仁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师、乃至整体的社会舆论,都在不断向我灌输考试的重要性,高考更是「一考定终身」。我的脑海中根植了一组逻辑清晰、不容置疑的观念:中考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高考是为了考上重点大学,上重点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赚大钱。很明显,这其中并没有教育上的考量,没有思考过想要通过教育习得哪些技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因为要考,所以才学,不考的就不学,就是这么简单。我是理科生,不考政治、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所以这些课都用来写其它科目的作业了。学校默认或说是鼓励这样做,后来就干脆把这些课都取消了,全换成语数外理化生,这简直再合理不过了。
初中高中的时间资源既充裕又稀缺。说充裕,是因为教学时间居然足够把同一套教材教两三遍;说稀缺,是因为再多的时间也应对不来无穷无尽的题海。乍看上去题海战术很盲目,是不可取的做法。可如果一个学生没日没夜拼命地做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量变产生质变了。假如考卷上每一道题都见过,甚至做过十遍,还怕考不好么。当然这是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的事情,靠个人意志是无法坚持的。国内的重点中学,师资质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提供一个努力的环境。用监狱式管理,维护钢铁一样的纪律,使得学生别无他法,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学校里周而复始地学习、做题、考试,在所有人心中树立统一的价值观,考试分数就是一个学生的存在意义、生命尊严。
一旦有了唯一确定的、而且是能用数字衡量的标准,生活一下子就变得艰难严苛了。每次考试都是一次折磨,考试之后公布分数排名更让人提心吊胆,一旦考砸了就如同公众羞辱。初中、高中时要月考,每次考试都是中高考的提前预演。我常在考前一周就陷入焦虑,每天忧心忡忡。上考场如上法场,仿佛就要英勇就义了。考场上最愁人的还不是难题,实在做不出来就算了。最讨厌的是看上去似乎能做出来,偏偏一时又想不出,想多琢磨一会儿又怕耽误时间,真是进退两难。步骤繁琐的题目更是揪心,生怕哪一步算错了,要是恰巧在考试快结束时发现计算错误,一霎那天崩地裂。考试全部结束之后,我开始为分数担忧。跟同学交流发现自己做错题目时,悔恨贯彻全身,像是被雷劈被雨淋,好久都缓不过来。等分数真的公布了,考得差自然难过,考得好也不由得心虚,平复心情又要好几天。等风平浪静了,下一轮月考差不多又要开始了。
我常常觉得,国内中高考考生与运动员颇有相似之处。都要艰苦训练,都要经受成王败寇的考验,都只有少数才能成功。在小小年纪便能承受这一切,并最终幸存下来的,都要有强壮的神经。最基本的就是吃苦耐劳,再枯燥的练习也能坚持下来。还有些具体的用来应对考试的技巧。举例来说,因为常常多门课连着考,我练就了用于调整心态的「切断」技能,一门课目考完之后无论好坏都再也不想,专心考虑下一门。再有就是,在紧张的时候也能正常发挥。所谓紧张,不就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面红耳赤吗,只要这些生理反应不足以让我停止思考、写不了字,我就能继续考下去。每次考试都是一次脱敏治疗,让自己对考试越来越麻木,最后成功地变成一台考试机器。
我辛苦练就的考试本领没有白费,让我从小城市考到了大城市。大学毕业之后,又借学校声誉的光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这些实打实的好处,是我所不能否认的。人生中的每件事,明里暗里都标着价码,没有白白得来的。为了这好处,我当然也牺牲了很多。
青春一去不复回。明明是朝气蓬勃、青春年少的年纪,却只能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伏案苦读,搞到眼也花了背也驼了,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样子。回想当初,我总是困倦,总是乏累,只要醒着就要为作业考试烦恼,每天真正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连一小时都不到。所以我总是对青春题材的文艺作品别有一种情结,那些热血的浪漫的青春故事只能发生在我的幻想中了。
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损失,这段经历对我性格、观念上的影响是更隐蔽也更持久的,直到现在也不能完全扭转过来。
我少年时好奇心强,渴望知识,对数理文史都极有兴趣。严苛的应试教育打击了我对学习的兴趣,让我条件反射式地把学习与考试连结起来。在习惯压迫式学习之后,一旦没有了考试目标,我就失去了学习的源动力。大学科目只要考个及格分数就能毕业,学那么好图什么呢?我对所有的功课都陷入深深的厌恶,整个大学阶段都是功利式地应对各项课程,没对自己的专业用过多少心。大学毕业之后我才渐渐地在实践中找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慢慢恢复到少年时的状态。
从少年到成人,最重要的是养成健全独立的人格。这本该是教育的职责,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国内的应试教育在这方面完全是失职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填鸭式教育否定了独立思考,只要把正确答案记住就好了,没有什么好想的。暂且不提人生目标这样宏大的命题,我当初连高考之后要做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要考高分,考上名牌大学,可是进大学到底要学什么、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我脑海里一点概念都没有。报考大学选择专业时,我只是按照录取分数高低,写了几个热门的专业,然后随机地进入了其中一个专业学习。那时我已经接受过十二年的教育,并且是同龄学生中的佼佼者,却这样糊里糊涂,难道不是一个荒谬的悲剧吗?这之后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才意识到要把控自己的人生,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可时不时还是被旧日阴影笼罩,迷失生活的方向。
分析过得失之后,我思考假如能够重来,我有没有别的选择。思来想去,很遗憾地得出结论,重来一次还是会这样。人生就是有各式各样无法抵抗的苦难,不正确不合理的事多了,十之八九都只能强忍着。刚上大学我就发现了人生的不公平。我曾以为苦读是难免的,考大学就是要历经千辛万苦。谁知道上海本地的高中生根本不上晚自习,不用熬夜做题,只要学习水平中上就能考入外地顶尖学生才进的去的好大学。反过来说,比我更惨的也有的是。我读书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考虑考试学习。而穷苦人家出身的学生要先克服生活的苦,再挑战学习的苦。这还是在国内做对比,要是在世界各国之中做比较,高低差异会更悬殊。有多少骄奢淫逸,就有多少饥寒交迫。那是天堂地狱的差别,教育方式的不同简直微不足道。我处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庭,就是要经受这一遭考验,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反抗命运。
我自己只能如此这般,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将来的人能不能好些呢?国内教育的问题,明眼人都看得一清二楚,精研教育的人也不在少数,在理论上肯定能提出一套更好的教育方案。可是究其根源,中国教育的问题在于资源不足,没有那么多的好学校好教师,想接受好教育就得挤破头。中高考是人为设立的一道门槛,就是为争夺教育资源规定一套低廉高效、公平性高的游戏规则、筛选手法。只要国内承担不起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就是所有学生躲不过的一劫。而且经过长年积累,整个教育产业链牵涉无数人的利益,应试教育本身就像一头匍匐在中国大地上的巨兽,让人无可奈何。退一步说,让无数孩子为了教育资源厮杀我都忍了,只当是国情如此,可能不能让规则不要那么残酷呢?能不能在大逃杀之余让学生真的学有所得呢?我只能盼望中国会越来越好,能给孩子留一条生路。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少年们能茁壮成长,中国才会繁荣富强。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读冰临神下的《死人经》

武侠小说衰落已久,老一辈武侠名家「金古梁温黄」中四位已经作古,硕果仅存的温瑞安也好多年没出过新书了。名噪一时的「大陆新武侠」同样归于平淡,成了明日黄花。在一片萧条的环境下,每当在网上聊起武侠,我总能看到有人提起《死人经》,称赞其为近年来罕有的武侠佳作。我起了好奇心,花大概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死人经》的第一卷《杀手少年》,聊聊想法。 这本书开头部分写的一般,主角惨遭灭门报仇雪恨这种故事实在太老套了。而且文字很平淡,人物对话写的尤其不好。写对话很考验作者的笔力,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死人经》里人物讲话差不多都是一个调调,而且偏书面语,给人感觉有点不自然。戏剧性强烈的地方、角色们互撂狠话时还成,日常对话就有些别扭。 很快地,这本书出色的情节就挽回文字上的那些小缺点了。主角被强盗掳走、卖到仇家金鹏堡里当奴隶,这时好戏才正式上演。主角在石堡里命悬一线,时刻处于危机之中,又处心积虑报仇,这段无论情节、风格、手法,明显是借鉴古龙的《白玉老虎》,专门培养杀手的金鹏堡几乎就是唐门的翻版。如同《白玉老虎》一样,《死人经》成功地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氛围,让读者时刻为着主角的将来提心吊胆。复仇故事讲究先抑后扬,主角前期越惨,后期复仇才越痛快。主角每天扛死尸,受虐待,自身无比弱小,处在石堡最底层,在绝望中拼命挣扎。主角陷害遥奴走火入魔、暗杀认识自己真实身份的杀手,随后被雪娘挟持,被设下三年内走火入魔的死亡期限,这一系列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写的特别好。读到这里,很惊讶于作者情节编排的老练,逐日连载的网络小说能维持这样稳定的质量真的很难得。雪娘教主角武功,让他和石堡千金上官如比武,这段明显是化用自《鹿鼎记》。主角落悬崖、奇遇大鹏鸟获得武功秘籍这段勉强算是俗而有力吧,武侠小说的主人公总是难逃落悬崖的命运。之后盗宝这段把之前的种种戏剧冲突一起引爆,处理的干净利落。 主角当上杀手学徒之后,故事陡然一变。虽说主角仍处在危机之中,却由被动转向主动。之前是受命运摆布,想放弃复仇也逃不掉,这时却开始主动出击了。主角从当初只有一腔愤恨的少年彻底转变成了冷静、聪明、阴狠毒辣的杀手。杀手学徒乱战这段写的很好,一群十余岁的少年间的血腥杀戮让人想到了《蝇王》。同时荷女这个角色开始登上前台,从配角变为两大女主角之一。荷女冷静沉着,办事滴水不漏,对主角衷心耿耿,几乎就是主角的女版化身。两人合练死人经

黑暗的宇宙:读刘慈欣的《三体全集》

第一次读《三体》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三体》在科幻圈子里已经非常出名了,不过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我读完第一本后印象一般,就没继续读下去。转眼十年过去,《三体》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俨然成为新世纪头二十年里最成功的中文通俗小说。不仅国内互联网总提到《三体》,身边的外国朋友中也不乏《三体》书迷,搞得没读完全书的我似乎成了异类。为了搞懂「黑暗森林」「降维打击」,我终于花了一个星期,把三部曲从头到尾看完了。 三体 简单来说,三体系列讲的是地球与外星之间的星际战争。这题材算得上复古,《三体》的内容与风格都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经典科幻小说。 书中的外星人来自太阳系四光年之外的三体世界,这里有三个「太阳」。三个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著名的三体问题,也正是这套书标题的由来。现在已知三体问题是无法精确求解的,三个太阳的运行轨迹没有规律,这给三体人所在的行星造成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过于靠近或过于远离太阳都是致命的,三体文明被毁灭了无数次,还有彻底坠入太阳的潜在危险。小说中借由电子游戏的形式,模拟了三体文明反复诞生与毁灭的过程。虽然听上去很复杂,其实不过是在说:外星人处于水深火热中,有强烈的移民外星的意愿。把三体问题换成其它危机,比如太阳衰败,这个故事同样成立。直到有一天,三体星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号,发现地球是宜居星球,决定侵略地球。 考虑到三体人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而且拥有远超地球文明的太空科技,我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寻找移民星球,而是被动地监听信号。能不能收到外星信号纯属偶然,而且按照书中的宇宙观,这信号很可能具有欺骗性,回复信号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太阳系是距离三体世界最近的恒星系统,没理由不主动勘测。对比一下,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发星,也就是小说中三体世界的原型,已经在科幻作品中被觊觎无数次了,三体人没理由从未关心过自己的邻居。 以三体人的科技水平,需要450年才能抵达地球。经过漫长的450年,没准到时候地球科技已经超过三体人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体人制造了「智子」来封锁地球科技发展。 智子是小说第一部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科幻设定,也为后来两部埋下伏笔。智子是一颗高维空间的质子,在二维空间展开后雕刻成智能计算机。按照书中的说法,从高维降到低维会「变大」(不妨想象一瓶墨水,变成二维——涂在纸上——会拥有庞大的面积)。一颗质子从九维降到二维,其面积足以包覆整

破碎迷幻的天才之作:读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

  提起外国文学,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主要是英法德美俄这些大国,还有邻近的日本。其它国家也不乏璀璨名著,只是很少受人关注。比如这本《佩德罗·巴拉莫》是墨西哥最著名的现代小说,可在国内恐怕没几个人听说过。我对墨西哥文化了解极少,要不是听说博尔赫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此书极度推崇,大概率也会错过这本书。 在《私人藏书:序言集》里,博尔赫斯称「《佩德罗·巴拉莫》是西班牙语各国文学中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也是所有文学中最优秀的小说之一。」而马尔克斯更夸张,在《对胡安·鲁尔福的简短追忆》中他写道:「我能够背诵全书,且能倒背,不出大错。并且我还能说出每个故事在我读的那本书的哪一页上,没有一个人物的任何特点我不熟悉。」所以我是抱着非常高的期待来读这本书的。读完确实感觉不同凡响,堪称天才之作。 《佩德罗·巴拉莫》非常短,还不到十万字,份量却特别足,第一次读根本消化不过来。我想很多读者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从头再读一遍。 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很普通,主要讲一个名叫佩德罗·巴拉莫的地主,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搞得民不聊生,村民死的死逃的逃,最后整个村庄衰败成一座死城。只要了解过一点儿拉美历史或小说,对这类暴权故事不会感到陌生。《佩德罗·巴拉莫》的出色之处不在于故事情节,而在于极具开创性的写作手法。 一般来说,一部小说会有统一的叙事视角,比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随之会有一个或数个推进叙事的线索人物。虽然倒叙、插叙的手法很常见,但绝大多数小说还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而这本书将叙事视角、人物、时间、空间完全打乱了,感觉像是电影中的蒙太奇。 在小说一开始,「我」接受母亲的临终嘱托,回到家乡科马拉去寻找自己未曾谋面的父亲佩德罗·巴拉莫。可是读着读着,内容突然跳到一个男孩子身上,他正在想念着一个叫苏萨娜的女孩。再读几页我们会发现,这个男孩就是童年时代的佩德罗·巴拉莫。接下来笔锋一转,重新回到「我」这边,「我」在和借宿人家的房东爱杜薇海斯太太聊天,她滔滔不绝、颠三倒四地讲述着陈年往事,小说内容又变成了由她来叙述。整本书都是这样写成的,每隔几页就变成了一段貌似毫不相干的内容,仔细琢磨一下又相互关联。而且这本书不分章节,也不标注叙事者是谁,读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否则一不小心就搞糊涂了。随着对人物和事件的熟悉,越读到后面故事会越清晰,慢慢理清人物关系和时空顺序,但是第一次读难免会错过或是混淆一些细节,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