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就接触到了日本漫画,只比日本动画晚一点点而已。动画是电视台引进译制的,只要按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就可以了。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没有正规的购买、阅读日本漫画的途径。我所知的唯一一套在我童年时期出版的正版漫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机器猫》,小时买到了几册。除此之外,我整个青少年时期所读的都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盗版漫画。直到去上海读大学,我才读到了港台出版的正版漫画,第一次将印刷精致的漫画捧在手里时真是感慨万千。这些港台漫画并没有在大陆地区发行,理论上也是有些法律问题的。真正的简体中文正版漫画直到近几年才在国内陆续出版,这时我已经留学来了法国。法国的漫画出版业相当成熟,无论哪家书店都能看到一排排的漫画书。我到法国时年纪已经不小,如果真要等到这时才接触到漫画,十有八九会视而不见。
综合以上经历,如果我是一个百分百的守法公民,恐怕根本与漫画无缘了。盗版漫画填补了我人生中本可能会出现的一段空白。盗版伤害创作者的权益,看盗版不是件荣誉的事。可是,身处在一个文化的孤岛上,压根没有消费正版的途径,只能通过盗版来弥补精神的匮乏,我认为这是可以谅解的。如果我只看被允许看的,只听被允许听的,那我根本不会知道《教父》、披头士为何物,我也不会对外国文化感兴趣,也不会出国读书,整个人生都可能因此而改变。
盗版漫画自然不会堂而皇之地在书店里贩卖,我最早看漫画是在旧书摊。旧书摊上时不时会出现《机器猫》、《龙珠》、《圣斗士星矢》等漫画。印象很深的是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这家出版社曾经出了很多漫画。这家出版社的特点是把一本漫画拆分成数册,每册都非常薄,只有寥寥数十页,大概是为了降低定价吧。这些漫画印刷质量相当不错,一度令我误以为是正版。我很多时候都光看不买,因为我年纪小,书摊老板倒也不怎么在意。等我攒够了零花钱时,偶尔也会买一本。书摊上的漫画都是七零八落的,能碰上什么只能靠运气,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记得当时有一本《龙珠》,剧情超出了我所看过的动画版的进度,当时非常想要,可惜囊中羞涩没有买,过几天再去看时已经卖掉了。升到初中之后我手头宽裕许多,遇到想买的书都是当机立断买下来。除了旧书摊,我家附近还曾有过一间动漫游戏店,出租漫画口袋书,还可以按时计费玩世嘉、索尼的游戏机。我曾那里租过几本《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对于小城市来讲这种店铺怕是理念太超前,没多久就倒闭了,只成了一段小插曲。我也有过和朋友互相借阅的经历,看过几本《胜负师哲也》什么的。只是身边爱看漫画的朋友太少,能借到书是件稀罕事。
回忆当初看漫画的经历,印象最深的就是挥之不去的缺憾感。漫画最通常的发表方式是在杂志上连载。漫画越受欢迎,连载的时间就越长。一部商业上成功的漫画,出个几十卷是常事。我这种东拼西凑的读书法,每部漫画都是看的七零八碎。初中时我曾尽全力收集到二十六卷《城市猎人》,达到全本(三十五卷)的四分之三,这就是我当时看的最全的一套漫画了。一套完整的故事,正看到兴头上,忽然没了下文,又或是中间空了一大段,这种体验最让人难受不过了。那些零零散散的精彩片段,有时又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幻想中完整的故事不知有多精彩。
这种情况得到扭转已经是初中快毕业时的事了。我在离家颇远的地方发现一家漫画店,里面有大量的四拼一漫画。所谓四拼一漫画,是将图片微缩,一页书里印四页漫画。这种书大小是三十二开,算一算其中的漫画是按一百二十八开印刷,比一般的口袋书还要小不少。这么小的篇幅,画面挤成一团,字也小的可怜。亏得漫画台词少,字号大,要不根本没法看。这种寒酸的印刷方式,让看漫画的体验大打折扣,好处则是便宜实惠。因为四合一,一册书里能收纳好几卷漫画。比如我最初买的《恐怖宠物店》,两册书就囊括了全部十卷漫画的内容。这样一来,我就得以在牺牲画面的情况下,以低廉的价格购入整套漫画。再有一个好处是四拼一漫画大多直接采用港台翻译,内容质量得到了保证。
初中毕业的暑假,我用百元「巨资」买了十册四拼一漫画,其中四册是总共二十八卷的《浪客剑心》,六册是总共三十八卷的《乱马1/2》。这时我刚结束三年的辛苦学业,顺利考入市里的重点高中,正是心情最好的时候,这场漫画盛宴更是锦上添花。直到那时为止,这是我看漫画看的最爽的一次,每天从早看到晚,直至搬到高中旁边的新家才全部看完。这种久旱逢甘霖般的快感,不曾经受过娱乐匮乏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