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告别(五)


我五岁那年爷爷去世了,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葬礼。那时我年纪太小,细节已经记不清了。我只模糊地记得,比起悲伤和肃穆,我更多地感到困惑。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之前还在的人,转眼间就没了。

雯雯的去世同样让我困惑,我无法说服自己这是真实的。传染病患者的遗体要在二十四小时内火化,一切仪式从简。我不仅没见到她最后一面,甚至连葬礼都没有。

从与雯雯相识到现在,过了刚好一年。我就像做了一场长达一年的美梦,梦醒了一切都如泡沫般破碎。

家里的摆设一切照旧,就像雯雯还在时一样。墙壁和书桌上都摆着我们俩的合影;衣橱里一多半都是雯雯的衣服,有各种款式的裙子和手提包;客厅里放着她当初买的各种可爱的小饰品;卧室梳妆台上放着她平时用的瓶瓶罐罐,到现在我也没搞懂都是做什么用的;我们一起收养的猫咪木耳还是一副慵懒的样子,我怀疑它能不能明白雯雯走了。如果我说雯雯还在,只是出远门了,一定能骗过不知情的人。

我的手机壁纸是雯雯的照片,是去年在海滨旅行时照的。每当打开手机,我就能看到她的笑容。有时我会骗自己,也许雯雯只是一个人去旅行了吧?也许明天她就会回来吧?

可是雯雯再也回不来了。有一个想法一直隐约地在我脑海中徘徊,越来越无法摆脱掉。我质问自己:如果当初再多劝雯雯一次,如果我的态度再强硬些,事情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我的理性告诉我,雯雯去世不是我的责任。可是我陷入到强烈的愤怒中,没办法理性思考,只恨自己没有保护好她。如果能够重新来过,我死活也不会让雯雯承受生命的危险。

悲痛像海啸一样将我淹没,无时无刻不在折磨我。我无法可想,开始借酒消愁。我往常从来不喝酒,一杯下肚就醉了。我讨厌酒醉的感觉,可现在却离不开酒了。只有在脑子迷迷糊糊、昏昏悠悠时我才能获得片刻的宁静。在酒醉的恍惚之中,我有时还能看到雯雯的倩影,好像她就在身边。一旦酒醒了,悲伤的情绪和生理的不适一起袭来,我的脑袋好像炸开了,想吐又吐不出来。我只有继续喝酒,把自己灌得更醉,只有这样折磨自己我才能原谅自己还活着,而雯雯已经不在了。

直到最糟糕的一次,我昼夜不分昏睡了两三天。黄昏时我爬起来找水喝,意识到似乎有什么不妙。我喝下一杯水,压抑住口腔的酸臭恶心,这时突然发现木耳不见了。

我在家周围四处寻找木耳,怎么也找不到。我想不起来上次给木耳喂食是什么时候了。几天前我好像给木耳放了足够的猫粮,好像又没有。我猜想木耳一定是自己出去找吃的了。

我酒醒了,抓起车钥匙出去找木耳。木耳平时不出门,应该走不了太远。这时下起雨来,道路变得泥泞,我心情更烦躁了。我在周边绕了一圈,看到路上有一坨黑色的物体,一动也不动。我的心一下子拔凉,下车走过去看。那是一只后背通黑、腹部洁白的猫,我认出了他是木耳。看样子他是被车撞到,躺在路边已经不知多久,早就没了生命。我跪在地上,俯身看着他,全身都被雨淋湿了。

我找了条毛巾,包裹住这具小小的身体,把他带回了家。我把他埋在了花园的角落,那是他平时最喜欢散步的地方。

如果说雯雯的去世我还能推脱,木耳的死就全是我的错了。我厌恶这个自暴自弃、只知道埋怨的自己。在这一刹那我醒悟了。

我开始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之前是怎么生活在这样的垃圾场里。我刮掉杂乱无章的胡子,久违地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忙活一阵子之后,我觉得自己像是从一场噩梦中慢慢苏醒过来了。

禁闭还在继续,城市依然如死亡一般寂静。我没了家人,没了工作,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乡下。在我眼里,这幢小住宅头一次变得这么空旷。

我的悲伤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猛烈了,而是变得更深刻、更绵长,如同一首远方传来的音乐。

我想找些事做,可是不知道要做什么。我唯一的愿望是再见一次雯雯,只恨死者不能复生。死者不能复生,这多么天经地义,又多么惨无人道。

当我被空虚所折磨,感觉要陷入疯狂时,一个奇迹发生了。

那时我刚熬过了一个阴沉漫长的下午,看着太阳要下山了。我枯坐在客厅,一动不动,整个人潜入到寂静中,听着自己的呼吸。这时门前传来一阵极细微的声音,我站起身来查看,见到一个小小的身影趴在门口,仔细看是一只黑白猫。我的心跳加速,走过去仔细观察,这只猫不是木耳吗?他瘦了,憔悴了,身上脏兮兮的。当他见到我,跑过来蹭我的腿,喵喵地叫着。

我喂过猫粮后,他熟练地爬上楼梯,再跳到沙发上,趴在木耳生前最喜欢的位置上。一瞬间我有些悚然。难不成猫真的有九条命?我胆战心惊地走到花园,角落里小小的坟墓纹丝未动。我脑筋一转,回过神来,一定是当初我搞错了,把另外一只猫当成了木耳。那时我刚经过一场宿醉,又是阴暗的雨天,猫尸体又被撞伤,我只凭大小、毛色就认定了那是木耳。真正的木耳在游荡几天后,自己回家了。

我轻柔地抚摸着木耳,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他。我转念想到,如果雯雯的去世也是个误会该多好啊!我多希望雯雯能出现在我面前,再和我说说话。我搜肠刮肚,满是懊恼地琢磨着自己能做些什么。我突然灵机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中出现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读冰临神下的《死人经》

武侠小说衰落已久,老一辈武侠名家「金古梁温黄」中四位已经作古,硕果仅存的温瑞安也好多年没出过新书了。名噪一时的「大陆新武侠」同样归于平淡,成了明日黄花。在一片萧条的环境下,每当在网上聊起武侠,我总能看到有人提起《死人经》,称赞其为近年来罕有的武侠佳作。我起了好奇心,花大概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死人经》的第一卷《杀手少年》,聊聊想法。 这本书开头部分写的一般,主角惨遭灭门报仇雪恨这种故事实在太老套了。而且文字很平淡,人物对话写的尤其不好。写对话很考验作者的笔力,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死人经》里人物讲话差不多都是一个调调,而且偏书面语,给人感觉有点不自然。戏剧性强烈的地方、角色们互撂狠话时还成,日常对话就有些别扭。 很快地,这本书出色的情节就挽回文字上的那些小缺点了。主角被强盗掳走、卖到仇家金鹏堡里当奴隶,这时好戏才正式上演。主角在石堡里命悬一线,时刻处于危机之中,又处心积虑报仇,这段无论情节、风格、手法,明显是借鉴古龙的《白玉老虎》,专门培养杀手的金鹏堡几乎就是唐门的翻版。如同《白玉老虎》一样,《死人经》成功地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氛围,让读者时刻为着主角的将来提心吊胆。复仇故事讲究先抑后扬,主角前期越惨,后期复仇才越痛快。主角每天扛死尸,受虐待,自身无比弱小,处在石堡最底层,在绝望中拼命挣扎。主角陷害遥奴走火入魔、暗杀认识自己真实身份的杀手,随后被雪娘挟持,被设下三年内走火入魔的死亡期限,这一系列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写的特别好。读到这里,很惊讶于作者情节编排的老练,逐日连载的网络小说能维持这样稳定的质量真的很难得。雪娘教主角武功,让他和石堡千金上官如比武,这段明显是化用自《鹿鼎记》。主角落悬崖、奇遇大鹏鸟获得武功秘籍这段勉强算是俗而有力吧,武侠小说的主人公总是难逃落悬崖的命运。之后盗宝这段把之前的种种戏剧冲突一起引爆,处理的干净利落。 主角当上杀手学徒之后,故事陡然一变。虽说主角仍处在危机之中,却由被动转向主动。之前是受命运摆布,想放弃复仇也逃不掉,这时却开始主动出击了。主角从当初只有一腔愤恨的少年彻底转变成了冷静、聪明、阴狠毒辣的杀手。杀手学徒乱战这段写的很好,一群十余岁的少年间的血腥杀戮让人想到了《蝇王》。同时荷女这个角色开始登上前台,从配角变为两大女主角之一。荷女冷静沉着,办事滴水不漏,对主角衷心耿耿,几乎就是主角的女版化身。两人合练死人经

黑暗的宇宙:读刘慈欣的《三体全集》

第一次读《三体》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三体》在科幻圈子里已经非常出名了,不过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我读完第一本后印象一般,就没继续读下去。转眼十年过去,《三体》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俨然成为新世纪头二十年里最成功的中文通俗小说。不仅国内互联网总提到《三体》,身边的外国朋友中也不乏《三体》书迷,搞得没读完全书的我似乎成了异类。为了搞懂「黑暗森林」「降维打击」,我终于花了一个星期,把三部曲从头到尾看完了。 三体 简单来说,三体系列讲的是地球与外星之间的星际战争。这题材算得上复古,《三体》的内容与风格都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经典科幻小说。 书中的外星人来自太阳系四光年之外的三体世界,这里有三个「太阳」。三个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著名的三体问题,也正是这套书标题的由来。现在已知三体问题是无法精确求解的,三个太阳的运行轨迹没有规律,这给三体人所在的行星造成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过于靠近或过于远离太阳都是致命的,三体文明被毁灭了无数次,还有彻底坠入太阳的潜在危险。小说中借由电子游戏的形式,模拟了三体文明反复诞生与毁灭的过程。虽然听上去很复杂,其实不过是在说:外星人处于水深火热中,有强烈的移民外星的意愿。把三体问题换成其它危机,比如太阳衰败,这个故事同样成立。直到有一天,三体星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号,发现地球是宜居星球,决定侵略地球。 考虑到三体人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而且拥有远超地球文明的太空科技,我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寻找移民星球,而是被动地监听信号。能不能收到外星信号纯属偶然,而且按照书中的宇宙观,这信号很可能具有欺骗性,回复信号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太阳系是距离三体世界最近的恒星系统,没理由不主动勘测。对比一下,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发星,也就是小说中三体世界的原型,已经在科幻作品中被觊觎无数次了,三体人没理由从未关心过自己的邻居。 以三体人的科技水平,需要450年才能抵达地球。经过漫长的450年,没准到时候地球科技已经超过三体人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体人制造了「智子」来封锁地球科技发展。 智子是小说第一部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科幻设定,也为后来两部埋下伏笔。智子是一颗高维空间的质子,在二维空间展开后雕刻成智能计算机。按照书中的说法,从高维降到低维会「变大」(不妨想象一瓶墨水,变成二维——涂在纸上——会拥有庞大的面积)。一颗质子从九维降到二维,其面积足以包覆整

破碎迷幻的天才之作:读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

  提起外国文学,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主要是英法德美俄这些大国,还有邻近的日本。其它国家也不乏璀璨名著,只是很少受人关注。比如这本《佩德罗·巴拉莫》是墨西哥最著名的现代小说,可在国内恐怕没几个人听说过。我对墨西哥文化了解极少,要不是听说博尔赫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此书极度推崇,大概率也会错过这本书。 在《私人藏书:序言集》里,博尔赫斯称「《佩德罗·巴拉莫》是西班牙语各国文学中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也是所有文学中最优秀的小说之一。」而马尔克斯更夸张,在《对胡安·鲁尔福的简短追忆》中他写道:「我能够背诵全书,且能倒背,不出大错。并且我还能说出每个故事在我读的那本书的哪一页上,没有一个人物的任何特点我不熟悉。」所以我是抱着非常高的期待来读这本书的。读完确实感觉不同凡响,堪称天才之作。 《佩德罗·巴拉莫》非常短,还不到十万字,份量却特别足,第一次读根本消化不过来。我想很多读者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从头再读一遍。 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很普通,主要讲一个名叫佩德罗·巴拉莫的地主,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搞得民不聊生,村民死的死逃的逃,最后整个村庄衰败成一座死城。只要了解过一点儿拉美历史或小说,对这类暴权故事不会感到陌生。《佩德罗·巴拉莫》的出色之处不在于故事情节,而在于极具开创性的写作手法。 一般来说,一部小说会有统一的叙事视角,比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随之会有一个或数个推进叙事的线索人物。虽然倒叙、插叙的手法很常见,但绝大多数小说还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而这本书将叙事视角、人物、时间、空间完全打乱了,感觉像是电影中的蒙太奇。 在小说一开始,「我」接受母亲的临终嘱托,回到家乡科马拉去寻找自己未曾谋面的父亲佩德罗·巴拉莫。可是读着读着,内容突然跳到一个男孩子身上,他正在想念着一个叫苏萨娜的女孩。再读几页我们会发现,这个男孩就是童年时代的佩德罗·巴拉莫。接下来笔锋一转,重新回到「我」这边,「我」在和借宿人家的房东爱杜薇海斯太太聊天,她滔滔不绝、颠三倒四地讲述着陈年往事,小说内容又变成了由她来叙述。整本书都是这样写成的,每隔几页就变成了一段貌似毫不相干的内容,仔细琢磨一下又相互关联。而且这本书不分章节,也不标注叙事者是谁,读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否则一不小心就搞糊涂了。随着对人物和事件的熟悉,越读到后面故事会越清晰,慢慢理清人物关系和时空顺序,但是第一次读难免会错过或是混淆一些细节,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