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快要三十岁的时候,身处异国他乡,突然学起围棋来了。不下棋的朋友可能对这个年龄没什么概念,我稍微解释几句。围棋和乐器戏曲一样讲究幼功,四五岁起步,等到十岁就算晚了。棋手的职业生涯从十几岁开始,到了三十岁基本离开一线,准备退役了。也就是说在别人告别棋坛的年纪,我刚开始摸棋子。而且我旅居法国,身边绝大多数的人别说围棋了,连五子棋都没听说过。一不合天时,二不占地利,我居然心血来潮要学围棋,您说奇不奇怪? 围棋贵为国粹,普及度却有限。从小到大我身边有无数爱下象棋的人,会下围棋的则寥寥可数。印象中的两次围棋热潮,我恰好都错过了。一是八十年代开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取得奇迹般的十一连胜,成了民族英雄,那时我还是婴孩;二是《棋魂》动画热播,激发了一代青少年的学棋热情,那时我已经上中学忙于学业了。我与围棋唯一的缘分是金庸武侠。无崖子巧设珍珑棋局,木桑道人棋臭瘾大,梅庄四友醉心琴棋书画,这些故事我都烂熟于胸。电视上有围棋比赛解说,我偶尔也会看上两眼,只是越看越糊涂。偌大的棋盘上黑白子东一团西一簇,好似胡乱摆放;一手棋往左偏一路就成了妙招,往右偏一路就算是俗手,真不明白是什么道理。围棋玄而又玄,我只好敬而远之。 重新接触围棋,主因是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的的人机大战。但凡懂一点儿围棋的人,大抵都知道围棋很难。围棋的难一方面使其难以普及,另一方面也令人敬畏。我之前一直听人说,虽然人工智能早已攻克国际象棋,但论下围棋还差得远,我非常好奇新一代人工智能会不会破了围棋的金身。趁着假期,我每天花四五个小时看比赛直播,顺便学了围棋基础知识。这场比赛最终由人工智能取得胜利,对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有难以估量的影响,也为围棋吸引了注意力,我就因此下起了围棋。 此外还有一层更深的缘故,那就是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我认识的中国朋友,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纷纷学起书法、民乐、武术来了,原本不下厨的人也开始学做中国菜。假如自幼生长在外国,或许可以自然融入当地;而像我这样成人后才出国留学工作的,不管在外多久,文化根源永远在中国,总想保存一份联系。 我最后悔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初没在国内学棋。围棋实在太难,入门需要老师指导。如果全靠自己琢磨,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容易误入岐途。这里不妨探讨一下,围棋倒底难在哪里。 围棋的规则很简单,只有那么几条:黑先白后轮流在棋盘交叉点上落子;与棋子直线相邻的空白交叉点叫「气」,连在一起的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