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亚沉吟了一会儿,随后开始讲她过去和安托万的事。玲知道莉亚完全没必要趟这趟浑水,莉亚这么做是出于对玲的同情,大概是同病相怜吧。
莉亚和安托万是大学同学,他们在学生时代谈恋爱,大学毕业后就同居了。同居大半年后,有一天安托万突然不见了,好久没回家。莉亚跟安托万的母亲通电话,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安托万和别的女孩在一起了。莉亚一开始最主要感觉还不是伤心或者愤怒,而是迷惑不解。他们谈了几年恋爱,关系一直很稳定,安托万走之前也没跟莉亚争吵过。他这次出走肯定酝酿很久了,他当初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莉亚一起生活的呢?过了三个月,安托万和另外那个女孩分手了,又想要跟莉亚复合。莉亚挣扎一段时间后同意了。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莉亚不会跟安托万复合。但当年莉亚太年轻,这是她的第一段长期恋爱,她太缺乏经验。即便被伤害了,她依然留恋这段感情,所以才轻易原谅了安托万。她相信了安托万的说辞,相信他只是年轻不懂事,没准备好面对成熟的恋情,太早同居让他不知所措,所以他一时冲动犯下了错误。
后来他们结婚了,有了斯万。安托万是个尽责的父亲,把斯万照顾的很好。在莉亚看来,当初被抛弃只是爱情路上的一段小挫折,他们会永远在一起。没想到在斯万五岁时,莉亚发现安托万出轨了,他在出差时跟年轻女同事发生了关系。之后是漫长又折磨人的哭闹、争吵、婚姻咨询、离婚、财产分割、抚养协议,莉亚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心累。
这么多年过去,莉亚已经放下了过往的恩怨。她很高兴安托万和玲在一起,她一度以为安托万终于成熟了。可惜很显然,他并没有。
听了莉亚的故事,玲受了沉重的一击。原来安托万是个惯犯。
莉亚和玲一起探讨安托万的性格。对莉亚来说,要抨击安托万是很容易的,但她不想将他简单地归类为坏人。莉亚曾经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安托万的动机,因为安托万给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他当初并不想离婚,他说依然爱莉亚,但终究还是出轨了。他背叛玲,同样也只是给出一些泛泛的理由。莉亚觉得,说到底,一个人出轨的理由有两个:他想这么做,他允许自己这么做。
他想这么做,因为他追求即时的满足、短暂的快感。他的心里有一个洞,这个洞永远都填不满。莉亚相信他当初并不想离婚,他现在也不想跟玲分手。一夜情、网络交友、色情网站提供的都是肤浅的性刺激,他不是要寻找一个新情人来取代旧伴侣。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当他理性思考时,他知道合理、有利的选择是维持一段持久的关系。但他并不总是理性的,无法抵御诱惑。
他允许自己这样做,大抵因为他的道德感不强,他能轻易地说服自己,他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严重,只是一个「错误」。他以自我为中心,共情能力差,很难代入别人的感受。如果他想,他可以伪装成非常体贴;但他似乎很难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他的背叛会严重伤害他的伴侣。既然他费力隐瞒出轨的事实,他应该知道出轨是错误的。但是在「获得自己的快乐」和「避免他人的痛苦」之间,他选择了「获得自己的快乐」。
至于他为什么会这样,有很多可能的成因,比如说他不够成熟,他有童年创伤,他有中年危机。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安托万当初出轨不是莉亚的责任,他这次出轨也不是玲的责任。
「这不是你的责任。」这句话给玲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冲击,让她哭了出来。在潜意识里,玲以为自己是有责任的。被出轨是对自尊的强烈打击,玲无可避免地审视她自身以及感情生活的缺点。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无论一个人有多成功、多美丽,面对出轨都是脆弱的。玲无数次怀疑自己:是我不够漂亮吗?是我不够体贴吗?是我不够独立吗?当初的每一次小争执,现在看起来都意味深长,都暗示着安托万对她的不满。更深层的心理动机是,玲有责任,那就意味着她有控制力:如果她改正自己的行为,那么安托万就不会出轨了。这当然是自欺其人。玲只是一个普通人,她的任何缺点不可能坏到导致安托万出轨,这是安托万自己的选择;反过来说,哪怕玲再优秀,安托万也不会因此而良心发现。安托万的出轨与玲无关,这不是她的责任。这不是多么深奥的道理,玲在理性上也早就明白这一点,可她受到创伤后心态总是扭转不过来。她需要一记当头棒喝,让她清醒过来。
两人继续「对账」,得出了更多结论。安托万是一个喜欢回避的人。无论当初和莉亚在一起,还是后来跟玲在一起,他都很少争吵。这乍看上去是好事,可这并不意味着感情关系中不存在矛盾,而是他回避直接的冲突。就跟他向朋友撒谎一样,他不会把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他骗得最厉害的人或许是他自己。他不擅长分析自己的感受,是那种不高兴了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高兴的人。也许正因如此,他的行为很肤浅,只是单纯地追求快感和逃避不愉快。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他总是追求比他弱势的对象。安托万年轻时是标准的美男子,现在也算得上仪表出众。他出身富裕,父亲过去是跨国企业的高级经理,他小时每年都去瑞士度假。莉亚出身于贫穷乡村,跟父母关系很差,独自到大城市闯荡。玲是中国人,在法国更是无依无靠。安托万下手的出轨对象也都是缺少生活经验和经济基础的年轻人。安托万在生活中并不显露出大男子主义,这种强弱对比是不是暗地里满足了他的自尊心和权利欲?
这样的讨论可以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你不应该花太多精力研究安托万,他应该自己去反思。」莉亚说,「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玲再怎么琢磨都不会改变安托万出轨的事实,也不能控制他不再出轨,这是没意义的精神消耗。她只能控制她自己。这是安托万自己的问题,最终也由他自己承担恶果。莉亚和玲可以离开,但安托万永远不能和自己分手。如果他不做出改变,他永远不可能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
当莉亚尝试给玲提出建议时,她实际上在想,如果能够回到过去,她希望自己当初怎么做。
第一要务是保护好自己。玲已经比一开始时好多了,但她依然憔悴。她需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让自己健康起来。玲的脑子里有许多负面情绪和强迫性的想法,她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这绝不是件容易事。她应该向值得信任的亲友倾诉,必要时看心理医生,不要孤立自己。她应该让自己忙起来,以免胡思乱想。她应该简化自己的生活,不给自己的脑子添乱,集中精力在少数几件事上。等她恢复了活力,才能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难题。
当下才是真实存在的时间,她不应该过于为过去和将来忧虑,她应该问自己现在这一刻她需要什么。
安托万偷不走她的过去。没错,安托万欺骗了玲,他的爱可能只是一场伪装,玲可能永远找不到真相。但玲自己的感受是真实的,她付出的情感是真实的。当她在圣诞节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时,没有人可以否认她在那一刻的幸福,即便与此同时安托万正在偷偷跟情人发讯息。即使安托万的故事是假的,玲永远拥有她自己的故事。
三个月的时间太短了,将来的事可以将来慢慢考虑。出轨是残酷的伤害,复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玲不能奢望立即好起来。她不需要立刻选择和解还是分手,做了决定也有权力更改。
「相信我,不管你现在有多么绝望,总有一天你会好起来的。」莉亚说。
在电影和小说的最后,通常会有一个确切的结局。一个关于出轨的故事,到了最后要么浪子回头,两人重归于好;要么一拍两散,主角转身找到了一段崭新的、更好的恋情。可惜现实人生没那么简单。在看透了安托万的本质、认清他不是人生的奖品之后,玲发现自己依然很难立即下决心分手。她失去了对人的信任。男人是不是都这样坏?她怎么知道下一个男友会不会同样出轨?对付一个熟悉的魔鬼是不是更容易?玲同样难以下决心原谅安托万。她能重新信任他吗?她能在一段带有巨大风险的关系里投入更多吗?比起数年后深陷泥潭,她是不是应该趁青春尚在停止在安托万身上浪费时间?
她希望,不,她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找到决心。她不知道那时自己对安托万还有没有爱,至少不会有恨,也不再有痛。那或许会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假日下午。她看见自己推开窗,沐浴在午后温暖的阳光里,远眺窗外怡人的景色。她的幸福或许很小,但是没有任何杂质,也不会被任何人夺取。她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