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读书”的博文

一生能读几多书

  作为一个爱书之人,我时不时会琢磨,自己这辈子到底能读多少本书呢?在抵达人生终点之前,确切数字当然无法知晓,不过还是可以估计一个大概数字,今天就来算一算。 先考虑读一本书要花多少时间。这里的「书」单指文字为主的书籍,不包含漫画、图册、杂志等读物。这个问题有点困难,因为书的长度是不确定的,可以像《小王子》那么短,也可以像《战争与和平》那么长。而且太长的书往往分卷出版,比如《战争与和平》就分成四卷,那么《战争与和平》到底要算作一本书还是四本书呢?就算长度确定了,还要考虑阅读难度。像是网络小说和轻小说,读起来往往一目十行,一天读上百万字也不成问题。可是哲学书和数学书就难读多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没准要研究几个月。好在如果读的书足够多,书的长度和阅读难度趋向于正态分布。根据我的阅读经验,一本书平均大约三百页,可以在十小时内读完。 再想想自己有多少空闲时间用来读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能支配的自由时间大不相同。我上大学时比较闲,一年能读上百本书;工作后时间精力不足,一个月只能读两三本书;等将来退休了,读书的时间又会多起来。在理想情况下,工作日每天读一小时,周末每天读两小时,一周下来可以读完一本书,一年可以读完五十本。考虑到工作、家庭、社交还有电影、游戏、音乐等其它业余爱好,平均每年读五十本书就是我的能力上限了,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干扰正常生活。我现在三十岁出头,如果一生无病无灾,能顺顺利利地按照这个节奏读四十年,将来最多可以读两千本书。 我多年来一直都有在做阅读记录,把学生时代的教材、工作上用到的技术书籍、业余阅读的文史哲及科普读物全算上,迄今一共读了千余本书。过去与未来相加,我一生的阅读上限大概是三千本书。这是纯粹理论上的数字,实际能读完的书肯定要比这少。 三千本书乍看起来似乎很多,可是与茫茫书海比较起来就微不足道了。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中国每年出版的新书超过二十万种;国际标准书号(ISBN)记录在案的出版物有三千三百多万种;更别提无穷无尽的网络创作了。当然,这些书中百分之九十九我压根不会去碰。要么质量太差,要么看不懂,要么没有兴趣。可就算精挑细选出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依然是个遥不可及的庞大数字。 书是读不完的。不仅在绝对意义上读不完,单论自己想要读的书也是读不完的。这样显而易见的道理,却容易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越爱读书的人就越贪心,往往”买书如山倒”,家里屯着一堆没看过的书。人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 (八)

当我回想一本书,读书时的其它回忆也一齐涌上来。写这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时,我不知不觉也将过往的人生回顾了一遍。稚嫩时促我成长,无聊时替我解闷,迷惘时为我解惑,悲伤时给我安慰,书籍一直伴随在我身旁。 之前有提到过,小时候我身边没几个爱读书的人。我年少时读的书,不仅亲戚朋友难以理解、一无所知,甚至连学校里的老师们也都闻所未闻。事实上,读书这件事让我成了「另类」,甚至遭到过质疑。小时曾有亲戚呵斥我,说看这么多书有什么用,买书很贵给家里浪费钱。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只能涨红了脸,不知道怎么反驳。现在想想,读书是件乐事,根本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目的。非要说有什么用,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很多时候是无心插柳。根据前面叙述的经历,读书对我起了四个作用: 第一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书籍可以说是最浓缩、最精华,同时也是最便捷、最廉价的知识来源了。生长在小地方,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书籍却成了我最好的良师益友。多年后离开家乡在外求学,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法国,我从没有觉得跟同龄人相比在知识、教育上有什么缺憾和不足。 第二是培养审美趣味。中国一直有务实的传统,现在更是走向了一种极端,除了名利其它都不算正经事。这样一来,人的社会属性压倒了个人属性,私人空间被压榨到最小。好多人只是扮演职员、工人、家长、伴偶这样的社会角色,完全没有为自己活过。可是为了精神的满足,人是需要务虚的。如果像机器一样,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成了社会运转的一个配件,活着又有什么乐趣呢?读书是件私人的事。读书时仿佛与外界隔绝,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游荡。正是读书教会了我独处的快乐,使我养成自省的习惯。从识字读书开始,我就有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当我孤身一人的时候,我却觉得拥有了全世界。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感受的敏锐,尽情享受艺术的美好。 第三是个性的形成。我所读的书成了我思想的来源,自我发展的养分。对自由、人文的崇尚,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或许是我内心早就有了萌芽,始终也要感谢书籍的指引。清理我读书的脉络,从中不难看出我成长的路径。这又应了最初开头的那段话,爱好显露人心。 当我回顾读书经历,我自己也成了一本打开的书。 最后,读书让人生变得宽广绵长。与宇宙万物相比,人生是短暂的,如同转瞬即逝。我们纯靠自己双眼去看,双耳去听,能见识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只依赖于自身经验,面对无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 (七)

许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很大的阅读量。即便是最忙的时候,每个月也都会抽空读两三本书。近两年却觉得读不动了,甚至有意地少读书。超过一定阈值后,读的越多,读书好处越不明显。见多识广导致日益挑剔,很少有书能打动我了,读书得到的乐趣越来越少。我自己的想法成熟了,也趋向固定了,靠读一本书来改变自己是天方夜谭。我还怕自己变成博学的无知之人。我年纪还不大,我知道的东西都是看来的、听来的,很少是自己体验来的。书海无涯,假若沉溺其中,反倒把真实的人生遗弃了。 工作之后,我深感缺少动力和精力在书籍中肆意驰骋。我考虑过少量精读,钻研经典,又觉得这样会重蹈覆辙,犯下功利心太强的错误。读一本书之前还要瞻前顾后,反复思量值不值得,实在是败兴。 经过长久的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顺其自然。「自然」这两个字,是多么简单,又是多么深奥,人生的道理都在里面了。 去年我读川端康成的《古都》,就是一次自然的体验。我坐火车从法国南部北上,路上无事就找了篇长度适宜的小说来读。从小到大,川端康成的书我一直都有读。按说他的小说文字优美,情节简单,篇幅也不长,并没有什么阅读上的障碍。我却一直觉得抓不住要旨,欣赏不来。我初中时就读过《古都》,当时只觉得故事无头无尾,精神消极,不懂要表达什么。这次机缘巧合重读《古都》,意外地被深深感动了。书中对美好传统的歌颂,尤其是对这份美好终将消逝所表达的遗憾,远离祖国、身在异国文化中的我感受格外强烈。我所曾经认为的消极,其实是典型的佛教精神,看破人生的无常,与《红楼梦》的主题是相通的。那种无头无尾,反情节反戏剧的故事安排,乃是如同绘画、抒情诗一样的手法。曾经含糊不清的地方,一下子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与川端康成的重逢,可以说是缘分使然,也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正如卡尔维诺所说,经典即是反复重读的作品。在青年时代埋下种子,即使遗忘了也成为性格、潜意识的一部分,在人生经验酝酿成熟时开花结果。这种不去刻意追求,却水到渠成的感觉,就是「自然」。 所以,将来要如何读书,我并没有明确的想法。随心所欲,顺应自我,读书应该是单纯的、快乐的事。自然而然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文章索引: 读书回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 (六)

读过《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红楼梦》之后,很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对其它小说的兴趣都淡了。从大学后期到留学法国这几年,我很少认真研读严肃文学,多数时候是读通俗小说来消遣。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是我踏入社会的重要转折,现实也不允许我寄居在象牙塔里了。 先是毕业的日子临近,无论求职还是继续升学都至少要提前一年准备,我怎么能安心去啃大部头的文艺著作呢。 选择留学之后,学外语、考试、申请学校、办签证,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中间有不少提心吊胆的紧张时刻;同时还要做项目、编代码、写毕业论文,校里校外都不缺让人发愁的事。 大学毕业后来了法国留学,刚来时法语不够好,生活中的不方便、不适应就不用多说了。这是我第一次独立生活,洗衣做饭什么都要学。学校课程很紧张,有时感觉又回到高中了。早上天没亮就起床,糊弄一口早饭之后坐班车去学校。上一整天的课,以很勉强的法语水平拼命记笔记跟上老师的节奏。晚上放学时恰好是交通高峰期,挤公交已经够心烦了,还每每遇上堵车,在公车上站一两个小时才到家。回到家里做饭、打扫、写代码、做习题,都忙完已经很晚了。这时我早已精疲力尽,再伟大的艺术也进不了我的法眼了。 就像高中最辛苦的时候我沉迷漫画一样,这几年我也选择了更轻松的娱乐方式。最主要的是电子游戏,游戏都懒得玩时就看看电视剧、动画和综艺节目。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差不多每一顿晚饭都要由台湾的谈话节目《康熙来了》作陪。 话题回到读书上来。我这段时间里读的书,基本都在科幻、奇幻、悬疑、武侠和轻小说这五个门类里。 科幻方面,阿西莫夫的书我读了很多本。阿西莫夫的文字风格,往好听了说是朴实无华,往难听了说就是枯燥无味,简直是中学生作文的水平。阿西莫夫的厉害之处在于知识渊博和想象力丰富,只要把他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就成了一篇好科幻,完全不用顾虑文字好坏。《沙丘》《严厉的月亮》都更有小说的样子,《光明王》《海伯利安》则称得上是漂亮的小说了。还有一本令我格外喜欢的是《安德的游戏》。卫斯理的小说我也读了不少。总之都是些受欢迎的科幻名作,这里就不多提了。 奇幻方面,我最喜欢的是《冰与火之歌》。我读完原著第四部时,HBO翻拍的电视剧才开播,现在这部书更加流行了。其余还有「地海」系列、「夜访吸血鬼」系列、「守夜人」系列什么的。奇幻小说的特色就是长,非得出好多部才罢休。我对奇幻的喜好比较有限,感觉很多时候不过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 (五)

高考顺利考入一所上海名校,离家去上海的情形我还记得清清楚楚。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临走时最惦记的还是家里的一柜书。我把书细心整理好,撒上樟脑丸,叮嘱家人注意不要让书籍受潮。未曾料到,好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过这些书。我到上海后,父母随即搬到唐山,书籍难搬,都留在了东北老家。大学期间我一直没回过东北,毕业后又去了法国留学。前阵子母亲告诉我说老家楼房要拆了,跟我商量要不要把那些书卖掉。曾经珍贵的收藏,或许就要永别了。 话虽如此,我内心并没有多少伤感。我最近几年形成的一个观念是,不要为一件物品赋予过多的意义。既然这些书我都读过不止一遍,它们的价值已经实现了。而且这些书版本都很普通,若有需要随时可以重新购买。我承认这种想法是有些不近人情,我自己也并不能完全遵循。拥有一件物品时间久了,哪怕只是一支笔,一个杯子,总会投入情感在里面。物质的东西有始有终有生有灭,早晚会消失。从小物件着手,我希望自己少些牵挂。 小时候我嗜书如命,与现在的想法截然不同。那时我对书籍极为珍稀,从不会折页或是在书上写字,恨不得读完之后还像本新书一样。小学毕业时得到校长赠书,她在扉页写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我心里还嫌她字丑弄脏了书。我的书自然是概不外借。曾一时兴起跟同学谈到某某书如何如何好,同学提到跟我借这本书时我就后悔了,最后想出来的馊主意是声称根本没读过只是在瞎吹牛,现在想想真是尴尬。这种爱书的心情,和小孩子对心爱玩具的重视是一样的。就像儿时的玩具最终往往会无缘无故地消失不见,这种心情也不知不觉地消退。 再继续说上大学这件事,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还辅修了法文。进入计算机学院是有些偶然的。高中教育一切为了高考,根本没有考虑过将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学生报考专业都很盲目。我按照热门程度,由高到低填了六个选项,计算机是第四个。学法文也是兴之所至,没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大学有和欧洲交流的传统,一直有开设丰富的外语课程。学外语是件费力的事,不经过正规的课程很难学好。我想假若在大学时不抓住机会,将来恐怕再也没有学成一门外语的可能了;欧洲文学中,英国之外我最偏好法国,于是就选了法语。当时法语班里的同学都比我年纪大,都是快毕业了打算出国留学的。结果这群人里只有我最终来了法国,人生真是难以捉摸。 大学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从高中监狱式的生活解放出来,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刚入学时整个人都浸没在兴奋的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 (四)

从初中升入高中,第一件事就是文理分科。我初中成绩最好的科目是物理和数学,老师家长们的普遍看法也是男生就要选理科,所以我高中就选择了理科。之后好多年,我偶尔会跟父母、朋友们谈起,既然我的爱好集中在文学、哲学方面,如果当初选择文科也许会更适合我。现在想想,选择专业要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学校提供的文科教育并不与我的个人喜好相吻合。我相信理科是正确的选择,后来的工程师教育也符合我的期待。 我在全市最好的高中度过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三年。我在国外讲起中国高中生的地狱式生活,很多人都不相信。除非亲身经历,外人恐怕难以想象其痛苦的程度。早上七点上学,晚上十点半放学,中间只有一小时的午休和傍晚四十分钟的晚饭时间。周末也得不到休息,每周只有周日下午半天假,这半天还要应对各科老师留下的作业。总之是永远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每次月考之后的排名更是比考试还可怕,学生由人变成了一个数字,只靠这个数字被人评判。 我每天的私人时间是极其有限的,一定要精打细算。家里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走过去只要十分钟,我午饭晚饭都可以回家吃,这是个巨大的优势。中午休息一个小时,除去来回路上二十分钟,吃饭用十分钟,还剩下三十分钟。同样的,晚饭四十分钟休息,除去赶路吃饭还剩下十分钟。这两项加起来就有四十分钟了。晚上放学后还有一段时间,不过那时我整个人已经差不多被榨干了,睡眠时间是更稀缺的资源,我顶多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天加起来一个多小时的私人时间,就是我生存下来的精神支柱。周末除去作业能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时间,是每周最快乐的时光,如同久旱逢甘霖。 在这种情况下,我当然不能像初中时那样着了魔似的博览群书。我选择了更轻松、更娱乐的爱好来减压,读书在我的爱好排位中跌落至第二甚至第三位。那时我最大的娱乐是看漫画(广义来讲也算是读书了),漫画里的日本高中生总是无所事事,生活总是以学生社团和恋爱为重心,在我眼中简直比星球大战还要梦幻。后来又喜欢上看美剧,电视剧可以边吃饭边看,比其它娱乐方式更加节省时间。 即便如此,读书对我还是很重要。阅读带来的深度快感,不是动漫影视能替代的。如果说初中是我的摸索期,高中则是逐渐确定自己的口味,虽然读的少了,但是每一本书的分量却更重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时家里终于安装了网络。在我心目中,互联网是可以与造纸术、印刷术相比拟的伟大发明,彻底颠覆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感谢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 (三)

升入初中之后,我开始阅读哲学书籍。两本起到入门引荐作用的书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两本书深入浅出,是极好的启蒙书。同时这两位又都是大哲学家,自然不会满足于简单的介绍,借由评判各家,也间接地阐释了自己的思想。 以此为指南,我陆续读了一些哲学著作。读文学的时候,我是旁观者的心态,读之前也不会有太多成见。哲学涉及到许多具体的问题,我自己早已有了一套观点,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对话,有时聊得很愉快,有时则是激烈的争吵,这是很有意思的体验。我读《论语》这样的书,有时会觉得索然无味,因为其中的观点已经深深植入到中国传统之中,我在潜意识里已经默认是正确的了,读起来像是重复啰嗦一些理所当然的事实。而读《理想国》的时候,我却觉得很多观点都难以接受,真希望能加入到对话中,直接对苏格拉底发出质疑。 初中时我最感兴趣的两位哲学家,一位是弗洛伊德,另一位是柏格森。这两位都对现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作为文学爱好者,我偏好他们也是理所当然吧。我买到过一本影印版繁体竖排的《梦的解析》,仔细研读后还试着对自己的梦进行记录、分析。柏格森薄薄的小册子《形而上学导言》对我造成很大的影响,使我第一次认真思考理性与本能、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有趣的是,罗素与柏格森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在《西方哲学史》里对柏格森大力批判,未料到我却喜欢上了后者。我当年一直很希望读《创造进化论》,可惜一直找不到;现在很容易买到,却没有兴趣读了。好多年过去了,在我眼里精神分析已经成了伪科学的代表,弗洛伊德的理论大半是错误的。柏格森的理论是动人的,文笔又极好,当成文学来读是很好的,但是他的糖衣包装下的哲学观点是有漏洞的,他对数学与逻辑的理解不够深,对理性的批评并不是很有力。 限于年龄与学识,我阅读哲学著作都是浅尝辄止,甚至不确定自己到底读懂没有。比起具体的哲学思想,我最大的收获还是尝到了思考的乐趣,获得了抽象思维的训练。通过柏格森,我接触到了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思想,后来成了我思想的重要来源。 再回到文学方面。我中学时读的作品基本都是二十世纪的现代派小说。这些风格前卫、特立独行、晦涩难懂的作品正好符合了我青春期时的心态:心高气傲,总喜欢故作深沉,表面扮酷又暗中想要引人注意。回想年轻时的样子,真是既可气又可笑。 第一位引我上路的标志性作家是卡夫卡,人变甲虫的故事恐怕是很多人对荒诞小说的第一印象。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 (二)

小时候读小说是以故事情节为主,对文学技巧没有多少体会,大多数时候都是囫囵吞枣不分好坏。从表面上看,读小说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只要识字就行。而实际上,一个人鉴赏力的高低,影响了他对一本书的认知。最早让我意识到艺术水准差异、将我引入新境界的,是《简爱》和《呼啸山庄》之间形成的对比。 两者相比较,《简爱》是更易读、更讨喜的一本。《简爱》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使读者陷入到女主角的情绪波涛中,为她的爱与恨所感动。而《呼啸山庄》是本神秘的书,虽然其中的情节也不过是爱恨情仇,却仿佛有种超自然的力量,奇特甚至恐怖。这大概因为,夏洛蒂·勃朗特再怎样感情真挚、敢爱敢恨,仍不过是个平凡的人,她所表达的没有超出她生活的范围。刻薄一点地说,《简爱》只是本高级的言情小说。而艾米莉·勃朗特是真正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呼啸山庄》没有被题材所局限住,隐含着更广阔、更深远的意旨,充满象征的意味,里面的爱情超出了世俗的琐碎,更着重于人性奇妙难解的部分。 就像绘画和音乐一样,文学的精妙处也是难以用理性来客观分析的,短短几句没法说清《呼啸山庄》的好处。重点在于,《呼啸山庄》提高了我的审美趣味,使我对小说的理解更深了,不再停留于故事情节。我在法国读书时,曾有一位法语教师提到他认为《基督山伯爵》是世上最好的小说。单以故事情节而论,他或许是对的。可是小说的内涵太丰富了,真正的伟大之处耸立于故事情节构建的地基之上。 在这之后,我的阅读范围大大扩展,不再局限于有趣刺激的故事情节。我读了不少文学史和评论集,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了认识,如同手持航海图的船员,兴致勃勃地四处探险。 就像很少旅游的人只喜欢去最著名的景点,我头脑稚嫩时读的书是最声名璀璨的,几乎囊括人类文明的最精华:唐诗宋词,莎士比亚戏剧,《浮士德》,《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这些古老的经典,总有让我感到莫名其妙的地方。古典诗词主题狭窄到令我震惊,为什么诗人总是怀才不遇?一旦得了功名为什么又总是羡慕田园生活?为什么总是在送别、思乡、伤春悲秋?我当初根本不懂得,并不是诗词总在表达同样的情感,而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变成了诗。莎士比亚戏剧在我看来情节胡闹,语言造作。罗密欧与茱莉亚的形象不比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公主更可信,哈姆雷特简直是个病入膏肓的拖延症患者。或许是翻译家的过错,莎剧台词总是夸张肉麻。好笑的是,好多年后我得知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深恶痛绝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 (一)

人无癖不可与交,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倘若一个人真的毫无癖好,多半是对生活缺少热情,和这样的人交往是乏味的。有癖好,却深藏起来,这样的人戒心强,难以拉近距离。通过一个人的喜好,可以深入了解这个人。一个人的读书清单、音乐列表、旅行足迹有时比一席长谈更能显露心迹。 我是个不爱出门的人,对社交的兴趣也有限。我最主要的兴趣爱好几乎都是室内的、一个人做的事情。年轻人的心性容易朝三暮四,好多沉迷一时的事物转而就抛掷一旁了。仔细想想,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喜欢的,就是读书。 五六岁识字之后,我开始看一些童话故事和少儿科普读物。《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都是早教的必读书了。上小学后我订了一些以童话为主的少儿杂志,里面的一些小故事现在还有印象。记得有一篇讲的是一头鲸鱼喜欢上了一艘轮船,误以为这轮船是自己的同类,可是不管怎么表达情感都得不到回应。就像这个小故事一样,不知怎的,美好的过了头的童话总会给我一种寂寞悲伤的感觉。与此相比还是科普书更能满足我的求知欲,这类书里的科学乐观主义总是鼓舞人心。从老家旧物堆里翻出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地质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的最爱,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科学常识。童年学到的东西印象深,过了好多年还记得住。初中上化学补习班的时候,有一次我答出老师没有教过的内容,大概是黄铁矿是用来提取硫而不是炼铁,还让补习老师吃了一惊。这种知识就是从这本书里得来的。 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些书,主要是满足了少儿的好奇心。第一本让我真正体会到文学趣味的书是《西游记》,初读时大概八九岁。《西游记》是幻想小说,情节生动有趣;加之我之前看过电视剧版,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年纪尚小的我能啃下这样一本大部头。 说到《西游记》,这确实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随着年龄增长,小时喜欢的东西可能长大后就不以为然了,而《西游记》却是名副其实常读常新的经典著作。小时候读的是其中的妖魔鬼怪魔法神奇,长大后读的是其中辛辣的讽刺,乃至自我的修养。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影响了我的性格。现在好多外国人对于中国人都有着保守内向的刻板印象,鲁迅更批评中国人有奴性,而实际上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有着不畏权威、自由潇洒的一面,齐天大圣就是典例。 回归正题,我对读书的热情日渐增高,父母带我去书店购书成了最让我高兴的事。现在网购盛行,书店生意凋零,半数都停业了。可是实体书店有一个好处是网购比不上的,那就是对书籍的展示。那